国家速滑馆完成全冰面制冰,“冰丝带”亮出亚洲最大冰面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2021-05-14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日前完成首次全冰面制冰。记者昨日在国家速滑馆内看到,与4月初举办“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时不同,除了3条速度滑冰赛道外,场芯区域已基本完成制冰覆盖,此前作为运动员出入场通道的位置也已完成制冰。国家速滑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场馆首次全冰面制冰基本完成后,馆内目前正在进行相关冰面维护、系统测试等工作。那么,这片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冰面究竟可以实现哪些功能呢?
3月下旬,国家速滑馆完成速度滑冰比赛道冰面制冰工作,并于4月初成功进行了“相约北京”测试活动。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当时就表示,国家速滑馆将在测试活动后尝试全冰面制冰。
本次全冰面制冰工作于4月下旬启动,对400米跑道中间的场芯和训练道部分进行制冰。经过制冰团队的不懈努力,国家速滑馆的全冰面日前正式亮相。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制冰工作全部由中方制冰师团队完成。此前,这支中方制冰师团队曾与来自加拿大的制冰专家们协同工作,完成了“冰丝带”首次制冰和测试活动的制冰工作。作为国家速滑馆奥运遗产的一部分,专业的制冰人才培养也将为场馆在后奥运时代的运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据国家速滑馆规划发展部副经理冯刚介绍,场馆全冰面由速度滑冰赛道、训练道、多功能场芯区三部分组成。根据分模块控制的制冰单元,可根据运动项目分区域、分标准制冰。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赛道围合的场芯部分冰面上,紧贴速度滑冰热身道的是一圈宽4米的蓝色训练道。再向内,在场芯冰面的北侧、南侧区域已分别规划冰球、短道速滑项目运动场地,并完成喷漆画线、预埋界墙。据悉,采用了分模块控制单元的国家速滑馆全冰面,可以通过调整制冰系统参数来满足如冰球、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等项目冰面温度和厚度的要求。“尝试制作全冰面,主要目的之一是对这套二氧化碳制冰系统进行测试。通过此次制冰工作,不仅有效检验了场馆制冰系统建设完成情况,也充分验证了该系统制冰能力可满足全冰面制冰需要。作为一座新建场馆,目前,国家速滑馆本着精益求精的要求,提前测试这套制冰系统的能力,不断摸索经验,为后奥运时代场馆综合利用打下基础。”冯刚说。
除了测试制冰系统,国家速滑馆场馆功能完善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记者在场馆冰面上看到不少带有编号的标记点,这是国家速滑馆正在进行的体育照明灯光精调工作,冰面按照惯例以5米×5米为间距规划网格和尺寸标记点,黄色标记点用于灯具瞄准调试的目标指示,同时作为第三方照明检测的位置参照标记。这也是国家速滑馆体育照明系统的第二次精调和微调。

扫码关注暖通制冷空调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vrac200561)关注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