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 | 2025年可再生能源比重将达15%-暖通制冷空调在线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 | 2025年可再生能源比重将达15%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2020-12-14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位于中深层地热开采适宜区,适宜规模化开发。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对外披露,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首个中深层换热试验正式开钻,试验结果将为临空经济区中深层地热规模化开发和新技术应用奠定基础。按照计划,到2025年,临空经济区可再生能源比重将达到15%,形成生态优美的现代化绿色临空经济区。

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位于新机场东西两侧,北京市域内面积约 50 平方公里,也是机场的服务保障区和航空物流区。此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已经建设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和污水源热泵系统,可再生能源总量占机场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0%以上,是目前全国运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最高的机场。

北京市发改委方面介绍,临空经济区建设将秉承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应用新模式,成为“绿色新国门”的绿色双翼。为推动全市重点项目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今年二季度市发改委启动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创新应用示范区课题研究,跟踪临空经济区新能源利用项目实施进展,研究临空经济区规划衔接,推动可再生能源指标落地,打造智慧能源示范区。

据介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位于中深层地热开采适宜区,经济性较好,适宜规模化开发。此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利用蓄滞洪区打下深度120 米至140米的浅层地埋管10500根,建设了2个地源热泵能源站,为机场257万平方米配套建筑提供冬季供热、夏季供冷。

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2019—2035年)》获得批复,临空经济区迈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近期,临空经济区东区首个孔深1800米的中深层地热试验正式开钻,采用“取热不取水”的井下换热技术,开展中深层地热系统换热效能和技术适用性评价。临空经济区西区中深层地热试验也启动了准备工作,将于明年开钻。试验结果将为临空经济区中深层地热规模化开发和新技术应用奠定基础。

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各项主体及配套工程的建成,为进一步满足能源需求,临空经济区将深度挖潜本地可再生能源资源,大部分供能将采取地源热泵、中深层地热能、污水源热泵、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伏来完成,在保障临空经济区供能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绿色低碳、多能互补、高效用能的智慧能源体系。到2025年,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可再生能源比重将达到15%,形成生态优美的现代化绿色临空经济区。



扫码关注暖通制冷空调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vrac200561)关注最新行业资讯!
分享到:
版权说明:凡来源标注为“暖通制冷空调在线”的信息、论文、图片内容均为本网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媒体、商业公司、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它形式侵犯本网权利
相关文章
地热能助力大兴机场临空区国际生命健
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城市设计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项目荣获MDV大赛“节


  •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装配式机电工程委员会(英文译名:Prefabricate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mmittee;缩写:PMC;简称:中设协装配委)是在原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中心基础上,于2025年3月经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批准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