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制冷的速滑场馆
来源:北京日报2020-06-22

北京2022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在冬奥会期间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和训练;冬奥会后,该馆将向公众开放,成为能够举办滑冰、冰球和冰壶等赛事及大众冰上活动的多功能场馆。“冰丝带”超过12000平方米冰面制作,一直是公众感兴趣的问题。日前,中粮集团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王斌表示,包括国家速滑馆在内的几个北京冬奥会场馆,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方式制冰。

作为这套制冷系统的设计团队负责人,王斌说,根据北京冬奥组委可持续性工作的总体要求,秉承“绿色办奥”理念,此次所有冬奥会场馆都严格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国家速滑馆的建设使用了大量的绿色技术,如核心的制冷制冰系统,不仅制冷剂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整个制冷系统也体现了绿色节能要求,将在长期运行中实现低能耗。

国家速滑馆选择制冷剂经过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从2017年底开始,经过将近18个月的比选,研究了历届冬奥会的速滑馆制冷系统,对比了目前常见的各种不同的制冷剂,最终确定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方式。
在冬奥场馆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方式有什么好处?王斌认为此举主要是基于几点考虑。
首要的考虑当然是绿色办奥的理念,二氧化碳是天然工质,环境友好,其臭氧消耗潜值(ODP)为零,全球变暖潜值(GWP)为1。相比之下目前常用的氟利昂类制冷剂如R404A的GWP值为3850,R448A的GWP值为1273,R134A的GWP值为1300。因此,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剂很大程度提升了“冰丝带”项目的绿色品质。

此外,考虑到二氧化碳系统未来的长期运行能耗优势,采用直冷系统,避免载冷剂系统的二次换热,系统蒸发温度高,系统能效提高。
虽然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系统使投资增加,但二氧化碳系统的综合COP(能效比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相比较传统系统更高效,而且制冷过程中产生大量高品质余热通过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可进行回收利用,用于场馆的热水、浇冰、除湿等场景,国家速滑馆项目经过了大量的数据对比和理论模拟,相比较传统氟利昂/乙二醇系统,现有二氧化碳系统可以有30%以上的能效提升。项目前期建设增加的投资在未来的运行中很快会从能耗的减少中得到补偿。
王斌介绍,目前国家速滑馆的制冷系统设计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整个场馆的主体结构也已经基本完成,制冷系统也会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

《暖通制冷空调》杂志(月刊)竭诚为您服务!(热线电话:010-63381153)

扫码关注暖通制冷空调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vrac200561)关注最新行业资讯!
版权说明:凡来源标注为“暖通制冷空调在线”的信息、论文、图片内容均为本网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媒体、商业公司、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它形式侵犯本网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