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有望落地雄安
来源:经济观察网2017-11-16

《暖通制冷空调》杂志竭诚为您服务!(热线电话:010-63381153)
绿色建筑不是一个新词,早在上世纪90年代,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相继展开大规模的住宅区改造工程并建立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2006年我国推出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此后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也渗透到国家五年发展规划中:“十一五”强调绿色建筑要搭平台、建体系,“十二五”对绿色建筑实施给激励促普及,“十三五”对绿色建筑由最初的提倡改为强制——提出至2020年末,城镇新建建筑中50%以上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今年住建部印发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再次强调,“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是落实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的客观要求”,将建筑的节能减排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绿色建筑发展是大势所趋、前景广阔,但是也面临着不少问题。DodgeData & Analytics 公司和联合技术公司联合发布的《2016全球绿色建筑趋势报告》中指出,60%中国被访企业认为一个很重要的挑战是绿色建筑更高的初期成本,这一数字要高于全球平均比例50%。除了较高的初期成本外,房地产商、材料商、节能服务供应商等各方之间缺少共赢的商业模式也是阻碍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英格索兰旗下特灵空调的合同能源管理方案激发起各方节能减排的动力,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专家认为,合同能源管理能够一举三得:首先,它是用一种服务来保障建筑节能这一个长效指标的实现最有效的手段;其次,它可以帮助投资方节省项目建设初期的投入;最后,引入该模式,将有助于地方培育一个高新产业。正是因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存在种种优势,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甚至有专家建议在雄安新区中采用这一模式进行节能建设。

扫码关注暖通制冷空调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vrac200561)关注最新行业资讯!
版权说明:凡来源标注为“暖通制冷空调在线”的信息、论文、图片内容均为本网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媒体、商业公司、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它形式侵犯本网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