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 壁挂炉市场上半年同增超120%-暖通制冷空调在线

政策红利 壁挂炉市场上半年同增超120%

来源:产业在线2017-08-16


《暖通制冷空调》杂志竭诚为您服务!(热线电话:010-63381153)
 
       自2016年壁挂炉行业进入高歌猛进的状态后,就一直延续到2017年,就连以往属于淡季的一、二季度壁挂炉市场的火热程度也丝毫没有退减。截止到2017年6月底壁挂炉市场完成了112万台的销量,并实现了同比超过120%的大幅增长,其中内销以及出口市场均表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自国家大力补贴环保产业以来,各地区纷纷开展“气代煤”政策,激发了壁挂炉市场的需求,促使壁挂炉行业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2017年上半年壁挂炉市场交出的理想成绩也足以说明,北方清洁采暖政策的持续开展,对壁挂炉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有力作用。
 

       分产品看,冷凝炉的表现惊人,仅在上半年就已经超过14万台的销量。除了北京地区“煤改气”的助力外,不少外资企业都表示对冷凝炉产品的推广也是2017年销售任务的重中之重。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北京地区的“煤改气”项目中标入围企业里出现阿里斯顿、威能、菲斯曼、庆东等多家外资企业的身影。由此可见,“煤改气”市场这块大蛋糕也并非仅仅只是国内企业有口福享用,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也在摸索该领域并参与进来。
 

       目前,非冷凝式壁挂炉的销量远远高于冷凝式壁挂炉销量。据产业在线近几年监测来看,2013年我国非冷凝炉(按内销量)占据了行业97.9%的市场份额,而冷凝炉的市场占比则非常小,仅有2.1%。尽管在2015年冷凝炉实现了49.2%的高增长,但无奈基数依然太小,2015年全年冷凝炉占比不到整体销量的5%。在一系列节能环保政策大环境的支持下,2016年壁挂炉市场冷凝炉的销量一举突破15万台,同比更是飙升至169.4%的增幅,可以看出冷凝炉的市场需求在2016年表现出突飞猛进的增长速度。
 

       2017年北京市将有15万台燃气壁挂炉进行冷凝、低氮改造,也就是“煤改气”工程,这个量也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一次冷凝低氮式改造,通州、平谷、大兴是规模最大的几个区。截止到目前,各区的招投标工作基本结束,中标结果也已公布。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力度逐渐加大,以及冷凝技术的日益成熟,使用高效节能的产品是全球能源行业发展的趋势。在国内,冷凝炉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加之近一两年北京“煤改气”工程的蔓延,目前也有很多成熟的安装使用案例。未来,随着消费者对节能效果愈发重视,冷凝炉将逐渐占据市场主导,这就要求企业加速产品结构升级,加大对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力度,以满足市场更高层次的需求,此外也需要更多诸如北京地区的强制性政策来推进。
 

       从应用渠道来看,2017上半年,壁挂炉工程市场实现了同比138%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延续去年“煤改气”项目的实施,自2017年一季度开始工程出货量的增幅就突破以往淡季状态,表现出色。各企业也是快马加鞭在紧锣密鼓的备货、出货。多家企业也在扩建生产线,为下半年大规模的“煤改气”项目安装做准备。
 

       零售市场持续发力,上半年的增长表现可以说是不甘示弱,与工程市场齐头并进。对于一些主流的外资品牌来说,零售市场依旧是他们所重点布局的渠道。预计未来壁挂炉零售市场将保持长期增长的势头,广阔的市场空间引发了各品牌加大投入,从产品的技术层面,以及节能、舒适、安全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善。
 

       政策红利直接引爆了壁挂炉行业的发展,从2017上半年的表现来看,在即将进入“煤改气”项目集中出货期的第三季度,壁挂炉的市场销量有望突破新的高峰。那么我们就拭目以待,静候产业在线为您第一时间奉上最新的市场资讯。


扫码关注暖通制冷空调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vrac200561)关注最新行业资讯!
分享到:
版权说明:凡来源标注为“暖通制冷空调在线”的信息、论文、图片内容均为本网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媒体、商业公司、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它形式侵犯本网权利
相关文章
致初心,再启航:威乐壁挂炉配套解决
突破工况极限!海尔智慧楼宇掀起供暖
海信日立清洁供热低碳解决方案亮相清
博世:致力于锻造高品质的“适老”冷
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燃气壁挂炉市场发展
5月壁挂炉行业持续增长
2018上半年壁挂炉行业增长表现疲软
质检总局发文严格京津冀锅炉市场准入
北京市通州区2016-2017年度农村地区“煤
河北禁煤区范围确定 采暖主要配备燃气


  •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装配式机电工程委员会(英文译名:Prefabricate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mmittee;缩写:PMC;简称:中设协装配委)是在原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中心基础上,于2025年3月经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批准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