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二五”环境空气质量报告指明转型方向
来源:暖通制冷空调在线2016-03-09
上海“十二五”环境空气质量报告新近出炉,数据显示:本市“十二五”末的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年均浓度,同比“十一五”末均有显著下降,上海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报告显示,2015年,上海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年均浓度分别为53微克/立方米、69微克/立方米、17微克/立方米和46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了14.5%,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较2010年分别下降了12.7%、41.4%和8%。其中,二氧化硫和PM10的年均浓度创下历年最低纪录,PM10的年均浓度还完成了历史上的首次达标。
2015年,上海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70.7%。PM2.5是造成上海空气污染的“主角”。据市环保局分析,在去年出现轻度及以上程度空气污染的日子里,68天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33天为臭氧,6天为二氧化氮。在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超环境容量的情况下,本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仍不稳定,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PM2.5浓度容易产生波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臭氧污染的问题正日益突出。
虽然空气质量在不断好转,但上海依旧任重道远。据悉,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均二级标准相比,2015年,本市大气中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4项主要指标中,二氧化硫、PM10两项达标,年均浓度分别低于标准71.7%和1.4%;PM2.5、二氧化氮两项超标,年均浓度分别高出标准51.4%和15%。市环境监测中心专家解释说,通过二氧化硫、PM10两项达标,可见上海近年来在散烧煤、工业排放、扬尘等方面的治理成效。至于PM2.5、二氧化氮两项超标,说明上海还需在能源消费结构上加大转型力度,比如进一步提升移动源所消耗的油品品质,并且提倡使用绿色高效的新能源。同时,通过不断完善污染源解析技术,更精准地打击或淘汰一些“三高”和不符合本市产业发展导向的高污染落后产业。

《暖通制冷空调》杂志竭诚为您服务!(热线电话:010-63381153 18500080793)

扫码关注暖通制冷空调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vrac200561)关注最新行业资讯!
版权说明:凡来源标注为“暖通制冷空调在线”的信息、论文、图片内容均为本网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媒体、商业公司、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它形式侵犯本网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