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国家标准(二)
来源:未知2012-03-27
5、要求
5.1.1 热水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1.2 热水机的黑色金属制件,表面应进行防锈蚀处理。
5.1.3 热水机涂装件,不应有明显的气泡、皱纹、流痕、漏涂、底漆外露等缺陷及其他损伤。
5.1.4 热水机电镀件表面不应有剥落、露底、针孔、明显的花斑和划伤等缺陷。
5.1.5 热水机内部与制冷剂和润滑油接触的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机组外表面应清洁,管路附件安装应美观大方。
5.1.6 热水机装饰性塑料件不得有裂痕、气泡和明显缩孔等缺陷,塑料件按相关标准规定的热老化和机械强度试验后,不应有明显的碎裂、变形等缺陷。
5.1.7 热水机的铭牌和装饰板应经久耐用,经型式试验后不得变形、脱落,其图案和字迹应清晰。
5.1.8 热水机的紧固件及其他组件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其易损件应便于更换。
5.1.9 热水机的保温层应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机组表面不应凝露。保温材料应无毒、无异味且为难燃材料,并应符合GB 8624的要求。
5.1.10 热水机承压式水箱进出水管如直接安装于公共供水系统时,进出水管应符合国家有关水管接头标准的要求。
5.1.11 电气控制设备
热水机各种控制设备应能正常工作,各种保护器件应符合要求并灵敏可靠。
5.1.12 热水机主机各零部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压缩机应具有防振动措施。热水机运转时无异常声响,管路与零部件间不应有相互摩擦和碰撞,热水机的电磁换向阀动作应灵敏、可靠。
5.1.13 热水机配置的循环水泵其流量、扬程应保证热水机的正常工作;热水机配置的热源换热器和热水换热器均应满足热水的相关要求。
5.1.14 电镀件耐盐雾性
按6.4.11的方法试验后,金属镀层上的每个锈点锈迹面积不应超过1mm 2 ,试件镀层每100cm 2面积上不应有超过2个锈点、锈迹,小于100 cm 2时,不应有锈点和锈迹。
5.1.15 涂装件涂层附着力
涂装件的涂层应牢固,按6.4.12的方法试验,其附着力应达到GB/T 1720规定的二级以上。
5.2 安全要求
热水机的安全要求应符合JB 8654的有关规定。
5.3.1 制热系统气密性要求
热水机热泵系统各部分应密封,按6.4.1的方法试验,热水机热泵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泄漏现象。
5.3.2 液压要求
5.3.2.1 按6.4.2.1的方法试验时,热水机使用侧各部位应无异常变形和泄漏。
5.3.2.2 热水机自带承压式水箱的设计压力应不小于0.7MPa,按 6.4.2.2的方法试验时,水箱各部位及接头处不应有异常变形和泄漏现象。
5.3.3 热水机的名义工况性能
5.3.3.1 按6.4.4.1方法试验时,热水机的实测制热量应不小于名义制热量的95%。
5.3.3.2 按6.4.4.2方法试验时,热水机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应不大于名义制热消耗功率的110%。
5.3.3.3 性能系数(COP)
按6.4.4.1 方法实测制热量与按6.4.4.2方法实测制热消耗功率的比,应不小于明示值的92%且应不小于表4的规定值。
5.3.3.4 辅助电加热式热水机,按6.4.4.3方法试验,对其电加热器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要求为:辅助电加热器的消耗功率允差为名义值的-10%~+5%。
5.3.3.5 按6.4.4.4测定,水源热水机热源侧和不提供水泵热水机使用侧的水侧压力损失应不大于机组明示值的115%。
5.3.4 最大负荷工况要求
按6.4.5的方法试验时,热水机各部件不应损坏,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热水机应能正常运行。
5.3.5 低温工况要求
按6.4.6的方法试验时,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制热各部件不应损坏,高压、防冻及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机组应能正常运行。
5.3.6 自动融霜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按6.4.7的方法进行融霜试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安全保护元、器件不应动作而停止运行;
---融霜功能正常,融霜彻底,融霜时的融化水应能正常排放;
---在最初融霜结束后的连续运行中,融霜所需的时间总和不应超过运行周期时间的20%,两个以上独立制冷循环的机组,各独立循环融霜时间的总和不应超过各独立循环总运转时间的20%。
5.3.7 最小负荷工况要求
水源热泵热水机应在热源侧采用低温保护,按6.4.8的方法试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保护装置不允许跳开,热水机不能损坏;
---低温保护功能正常,热源水温度等于或高于允许低温温度时热水机应能正常工作。
5.3.8 变工况性能
热水机变工况性能温度条件如表1、表2所示。按6.4.9方法进行试验并绘制性能曲线图或表。
5.3.9 噪声
热水机应进行噪声测量,按6.4.10的规定进行测量,实测最大噪声值应不大于表5的规定值,且不应大于机组明示值,允差+3dB(A)。
名义制热量/KW
|
噪声限值(声压级)/Db(A)
|
||
空气源
|
水源
|
||
不带水泵
|
带水泵
|
||
≦20
|
65
|
67
|
63
|
﹥20~50
|
68
|
70
|
66
|
﹥50~80
|
71
|
73
|
69
|
﹥80~150
|
74
|
76
|
72
|
﹥150
|
明示值
|
对于自带水箱的热水机,热水贮存性能(保温及使用)见表6.
名义容量/L
|
≦300
|
﹥300~500
|
|
保温性能
|
放置13h后水温/℃
|
≧(T2-6)
|
≧(T2-5)
|
使用性能
|
放水量/(L/min)
|
10
|
15
|
注:T2为终止水温度。
|
5.4.1 保温性能
按6.6.2.1 方法试验时,放置13h后热水的温度应符合表6规定。
5.4.2 使用性能
按6.6.2.2的方法试验时,放水量同水箱额定容量比值不低于65%。
5.4.3 热水机水箱容量
按6.6.2.3的方法试验时,热水机水箱容量允许偏差为±10%。。
6.1.1 温度条件:空气源式热水机的水温及空气干、湿球温度偏差按表1的规定;水源式热水机的水温偏差按表2的规定。
6.1.2 电源条件:热水机应其铭牌规定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运行,其偏差不应大于名义值的±1%。
6.2 试验用仪器仪表
6.2.1 试验用仪器仪表应经法定计量检验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6.2.2 测量仪表精度:按GB/T 10870—2001附录A的规定。
6.2.3 测量规定如下:
a)测量仪表的安装和使用按GB/T 18870的规定。
b)热水机的空气干、湿球温度按GB/T 18430.1规定的机组空气干、湿球温度的测量方法测量。
6.3 试验的一般要求
6.3.1 热水机所有试验应按铭牌上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进行。
6.3.2 被试热水机应按照制造厂的安装规定,使用所提供或推荐使用的附件、工具进行安装。
6.3.3 除按规定的方式进行试验所需要的装置和仪器的连接外,对热水机不应进行更改和调整。
6.3.4 必要时,试验机组可按制造厂的规定抽真空和充注制冷剂。
6.3.5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的环境应充分宽敞,热水机附近的风速应减小到充分低的值,以免影响机组的性能。
6.3.6 热水机进行名义制热工况试验时,试验工况各参数的读数允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
参数
|
读数的平均值对额定工况的偏差
|
各读数对额定工况的最大偏差
|
||
使用侧进口空气温度
|
℃
|
干球
|
±1.0
|
±1.0
|
湿球
|
±0.5
|
±0.5
|
||
水温
|
进口
|
±0.3
|
±0.3
|
|
出口
|
||||
电压
|
%
|
±1.0
|
±2.0
|
|
液体体积流量
|
||||
压力
|
±2
|
±5
|
试验工况
|
测量参数
|
读数与规定值的最大允许偏差
|
|
最小运行试验
|
空气温度
|
±1.0
|
|
水温
|
±0.6
|
||
最大运行试验
|
空气温度
|
±1.0
|
|
水温
|
±0.6
|
||
融霜工况
|
空气温度
|
±6.0
|
|
水温
|
初始水温
|
±3.0
|
|
终止水温
|
±1.0
|
||
其他试验
|
空气温度
|
±1.0
|
|
水温
|
±0.6
|
6.4 气密性和液压试验
6.4.1 气密性试验
热水机制热系统在正常的制冷剂充注量下,不通电置于环境温度为16℃~35℃的室内,用灵敏度为1×10-6Pa·m3(泄漏量为7.5g/a)的检漏仪进行检验,应符合5.3.1的规定。
6.4.2 液压试验
6.4.2.1 热水机使用侧在1.25倍设计压力下,按JB/T 4750中液压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应符合5.3.2.1的规定。
6.4.2.2 往承压式水箱内充入洁净水并保证1.25倍设计压力,观察各部位及接头处,应符合5.3.2.2的规定。
6.4.3 电气控制设备试验
热水机在接近名义制热工况条件下连续运行,检查电气控制设备和保护器件,应符合5.1.1.1的规定。
6.4.4 热水机名义工况性能试验
6.4.4.1 制热量试验
在表1、表2规定的名义工况和6.1.2规定的电源条件下,用附录B的方法测定热水机的制热量。辅助电加热不应打开。
6.4.4.2 制热消耗功率试验
按附录B的方法测定制热量的同时,测定热水机运行时所消耗的总功率。
6.4.4.3 辅助电加热式热水机电加热器试验
辅助电加热式热水机按6.4.4.1进行热泵制热量试验时,待终止水温度达到制造厂规定的温度后,给辅助电加热器通电,并测定消耗的电功率,应符合5.3.3.4的规定。
6.4.4.4 水侧压力损失试验
水侧压力损失按GB/T 18430.1规定的机组水侧压力损失的测量方法测定。测得使用侧和热源侧的压力损失应符合5.3.3.5的规定。
6.4.5 最大负荷工况试验
6.4.5.1 一次加热式热水机
在额定频率下,试验电压分别为额定电压的90%和110%,按表1、表2的制热量最大负荷工况运行,在达到稳定后,连续运行1h;然后停机3min(此间电压上升不超过3%),再启动运行1h。
6.4.5.2 循环加热式热水机
在额定频率下,试验电压分别为额定电压的90%和110%,按表1、表2规定的制热最大负荷工况和试验水量运行,在热水机使用侧水箱温度达到本工况终止水温度后停机。停机10min后(此间电压上升不超过3%,同时调节使用侧水箱温度达到本工况初始水温度),再启动运行至终止水温度后停机。
6.4.6 低温工况试验
6.4.6.1 一次加热式热水机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按表1规定的制热低温工况运行6h,应符合5.3.5的规定。
6.4.6.2 循环加热式热水机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按表1规定的制热低温工况和试验水量运行,在热水机使用侧水箱温度达到本工况终止水温度后停机。停机10min后(此间电压上升不超过3%,同时调节使用侧水箱温度达到本工况初始水温度),再启动运行至终止水温度后停机。
6.4.7 自动融霜试验
6.4.7.1 一次加热式热水机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按表1或表3的融霜工况,连续进行热泵制热,最初的融霜周期结束后,再继续运行3h.
6.4.7.2 循环加热式热水机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按表1或表3规定的融霜工况和试验水量运行,在热水机热源侧水箱温度达到本工况终止水温度后停机。
6.4.8 最小负荷工况试验
6.4.8.1 一次加热式热水机
水源热泵热水机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按表2规定的最小运行制热工况运行,热水机应能连续运行至少30min。
6.4.8.2 循环加热式热水机
水源热泵热水机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按表2规定的制热低温工况和试验水量运行,在热水机热源侧水箱温度达到本工况终止水温度后停机。
6.4.9 变工况试验
在表1、表2某一条件改变时,其他条件按名义工况时的流量和温度条件进行试验,测定其制热量以及对应的消耗功率。该试验应包括表1、表2中相应的工况温度条件点。将试验结果绘制成曲线图或表格,每条曲线或表格应不小于4个测量点的值。
6.4.10 噪声试验
热水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在接近名义工况,按JB/T 4330-1999中附录D的方法测量机组的噪声。
6.4.11 电镀件耐盐雾性试验
热水机的电镀件应按GB/T 2423.17进行盐雾试验。试验周期24h。试验前,电镀件表面清洗除油,试验后,用清水冲掉残留在表面上的盐分,检查电镀件腐蚀情况,其结果符合5.1.14规定。
6.4.12 涂装件涂层附着力试验
热水机的涂装件应按GB 1720进行附着力试验,其附着力应符合5.1.15的规定。
6.5 安全性能试验
热水机的安全性能试验按JB 8654的有关规定进行。
6.6 热水贮存性能试验
6.6.1 试验条件
a)环境温度为20℃±5℃;
b)供水温度为15℃±5℃;
c)贮水取热水的流量按表6;
d)取热水配管使用全长为1.5m~2m的耐热性合成树脂管或者橡胶管,不作保温;
e)测定时的大气为不受风影响的状态。
6.6.2 试验方法
6.6.2.1 保温性能试验
水箱加满水,将热水机的终止加热温度整定到55℃±3℃,连续开机至调温器发生动作后,切断电源和水源,保持自然状放置13h。测量得到水箱内的平均水温应符合表6要求。
6.6.2.2 使用性能试验
水箱加满水,将热水机的终止加热温度整定到55℃±3℃,连续开机至调温器发生动作后,切断电源。按表6的放水流量要求,测量放水降至比最高水温低10℃时的放水容量,该容量同热水机额定容量的比值应符合5.4.2要求。
6.6.2.3 热水机水箱容量试验
将水装满水箱后(带水位开关的水箱,以水位开关动作时的容量作为最大容量),在其排水口接上流量表,从排水口排水,排水完后读取数据,此值应符合5.4.3的要求。
待续..........

扫码关注暖通制冷空调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vrac200561)关注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