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基础理论发展与前沿》专题交流会总结
来源:暖通制冷空调在线2014-11-20
时 间:2014年10月30日8:30-12:00主持人:
中国制冷学会空调热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暖通空调研究所所长 张旭
中国制冷学会空调热泵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大学教授付祥钊
地 点:天津香格里拉酒店一层琥珀厅
10月30日上午,《暖通空调基础理论发展与前沿》专题交流会在第十九届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上成功举办。《暖通空调基础理论发展与前沿》是今年年会新设立的一个专题交流,目的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从事暖通空调基础理论研究的杰出的青年工作者们,了解他们在这些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造诣。本专题共有6位专家和代表作了精彩的发言,与会代表参加踊跃,讨论热烈。现将专题会交流主要内容和达成的共识汇报如下:
1、清华大学刘晓华 建筑热湿环境营造系统的热学基础研究
综合冷热量Q与品位T,基于系统内部各环节损失的热学分析方法,从新视角认识分析问题,启发新的分析思路(如提高换热过程、热湿传递过程的匹配性),探索新的营造途径。
2、同济大学副教授高军 大型公共建筑突发空气污染预警与防控
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因为恐怖袭击的建筑案例,但是有存在的可能性的,本报告通过对此问题的分析构建了一套理论模型。
3、哈尔滨工业大学副院长刘京 城市区域热环境与建筑能源利用评价技术研究
开发出不同以往的城市区域热环境及能源利用评价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城市区域热环境及能源利用方面的本质特征,同时又具有实用价值;从多角度深入分析城市热气候的形成机理,探讨建筑(包括建筑本体、建筑环境、能源相关设备)和城市热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为绿色建筑、绿色城区的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王怡 大型工业建筑中污染物迁移规律及高效通风技术
提高通风系统能效,必须遵循气流流动和有害物控制规律,对实现合理的气流组织方式)送回风设备的影响、大型工业建筑中高温烟尘的迁移规律和工业建筑中高温烟尘控制案例分析进行了分析。
5、中南大学教授邓启红 建筑动态热传递与热环境营造
进行建筑动态热传递与动态热环境特性研究,开展夏热冬冷地区热环境与热需求分析,从建筑得热的动态边界问题入手,探讨热传递的动态特性与热环境舒适性。动态能源供给系统优化,结合动态热环境的需求特性,从建筑用能的动态需求与动态调控方面,开展用能系统匹配优化与可再生能源低品位特性的高位应用能效分析。建筑用能监控与节能改造,基于大规模实测数据反映的建筑用能规律,形成建筑用能特征,综合环境,能源、需求的综合影响,促进建筑用能管理优化。
6、重庆大学教授丁勇 建筑动态热传递与热环境营造
开展夏热冬冷地区热环境特性与热需求分析,从建筑得热的动态边界问题入手,探讨热传递的动态特性与热环境舒适性。结合动态热环境的需求特性,从建筑用能的动态需求与动态调控方面,开展用能系统匹配优化与可再生能源低品味特性的高位应用能效分析。基于大规模实测数据反映的建筑用能规律,形成建筑用能特征,综合环境、能源、需求的综合影响,促进建筑用能管理优化。
这些青年人是暖通行业的希望,非常感谢他们花了大量时间向我们展示了他们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

扫码关注暖通制冷空调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vrac200561)关注最新行业资讯!
版权说明:凡来源标注为“暖通制冷空调在线”的信息、论文、图片内容均为本网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媒体、商业公司、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它形式侵犯本网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