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改革】中建安装:构建“质量过硬、协同高效、支撑有力”的战略资源体系-暖通制冷空调在线

【供应链改革】中建安装:构建“质量过硬、协同高效、支撑有力”的战略资源体系

来源:中建安装供应链管理部2025-10-15


 
供应链战略资源库是公司重要的战略资产,是巩固三大专项整治成果、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构建阳光健康合作生态的关键载体。


 
9月30日起,中建安装供应链战略资源库正式启用。作为公司党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战略资源库建设自启动以来,公司党委成立专项工作组、多次组织专题推进会,科学谋划部署、细化工作目标路径,通过系统化顶层设计、高标准首次建库、分阶段试点运行,逐步构建起“质量过硬、协同高效、支撑有力”的战略资源体系,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顶层设计:五大机制锚定建设方向
 

 
建设初期,公司以制度为基,确立“专班制、周报制、包保制、一企一档、上下联动”五大核心机制,清晰规划建设路径。供应链管理部牵头成立专班,统筹全流程工作;通过周报实时跟踪进度、包保制压实各环节责任、“一企一档”实现精准化管理,形成“总部统筹+子企业联动”的高效协同格局,从源头保障建库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首次建库:多轮筛选打造高质量资源矩阵
 

 
为选出“优中优”的战略资源,供应链管理部牵头组建专班,对初期推荐的近3000家资源开展多轮次、多维度精细化筛选,以三大举措筑牢质量防线:
 
■ 流程严谨:五道复核守好入口关:通过“上下联动优中选优、审纪巡及专项成果应用、云筑网与信用中国背景调查、实地及视频考察、财务资料审核”五大环节,全面排查资源资质,杜绝“带病入库”。
 
■ 公开透明:公示范畴确保公信力:经严格内部审核后,对拟入库名单进行外部公示,全程公开透明,最终确定首批727家优质分供商,含562家供应商、163家分包商,资源覆盖61个主要物资品类、33个专业分包品类,兼顾资源广泛性与专业性。
 
■ 质量跃升:关键指标实现跨越式提升:对比原有资源库,首批库内企业注册资金、央国企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提升超200%,上市公司、源头厂家、绿色资质企业占比均提升超10%,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性显著增强。

试点运行:分阶段推进实现精准落地
 

 
8月先行试点
 
5家企业探路积累经验:选取一公司、东北公司、南方公司、南京公司、中建五洲5家子企业率先试点,重点检验运行流程、协同机制与支撑系统,试点战略资源覆盖率达50.2%,为全面推广打下基础。
 

 
9月全面扩围
 
供需对接释放资源价值:试点范围扩大至全部子企业,总部联动各区域在华东、华北、华南、西部召开战略供需对接会。期间,11家子企业发布110个项目、785个品类、近91.9亿元采购需求,吸引214家战略单位参与对接;至9月底,全公司战略覆盖率达36.1%,其中2家单位超50%、3家超40%,圆满达成试点预期。
 
配套支撑:三维保障筑牢运行根基
 
为确保战略资源库持续优化、稳定运行,公司同步推进资金、制度、数据三大配套建设:
 
■ 资金支撑:发布《供应链重要品类专项资金支持方案(试行)》,为稳定供应、降本增效提供金融保障。
 
■ 制度支撑:制定发布《战略资源库运行评价方案》《子企业补充资源库管理指导意见》,明确运营标准与管理规范,让运行有章可循。
 
■ 数据支撑:联动子企业及商务部,统一制定主要物资、分包标准清单与指导价,推进区域与品牌价格协商,为精准管控提供数据依据。
 

 
10月起,公司战略资源库正式全面启用。接下来,公司将与各子企业、战略分供商紧密协作,持续优化运行机制、强化政策供给、推广优秀实践,进一步提升资源匹配效率与供应链整体效能,让战略资源库真正成为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扫码关注暖通制冷空调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vrac200561)关注最新行业资讯!
分享到:
版权说明:凡来源标注为“暖通制冷空调在线”的信息、论文、图片内容均为本网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媒体、商业公司、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它形式侵犯本网权利
相关文章
供应链改革!中建安装工程采购(非招
一图读懂|中建安装供应链发展核心要
装配之星推荐项目,引领装配式机电工
2022年北京市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示
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招贴画公布
【原创】ISH China & CIHE•装配式住宅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0年国家骨干冷链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公布特色小
【征文通知】第二十二届暖通空调制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的重大节能政策


  •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装配式机电工程委员会(英文译名:Prefabricate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mmittee;缩写:PMC;简称:中设协装配委)是在原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中心基础上,于2025年3月经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批准 详情>>